top of page
Search
  • Writer's picture456健康社

病人的責任

Updated: Mar 24, 2020

有病看醫生是常識,醫生會承擔治療的責任。那為什麼病人要承擔治病的主要責任?

所有醫學界定如傳統,正宗,功能和東方醫學,是人為形式上的區隔,對身體健康是沒有意義的。醫學最終目的是有效治病和保健,採用各類方法,包括安慰劑效應。但科學界認為安慰劑效應為不好的療法,不值一哂,忽略了人體是身心相連,而不是一部冰泠的机器。


醫學是文化的一部份,自古以來保健和治病是人類恒常行為,雖然各地人類.身體結構相同,但因為地理環境,政冶,宗教和哲學因素,產生不同的醫學理論系統,並各有成效,互相交流和學習。到近代國力消長,在政治,金錢和推廣手段下,出現強者越強,視為正宗醫學,弱者越弱,產生卑感,被視為落後,從此出現醫療霸權和霸凌,所有其他醫學被視為偽科學或另類醫學。

以前在醫院服務時,認為鐵打,針炙和整脊皆是旁門左道,無理論根據,後來研習瞭解這些學術,開始相信很多地方值得學習。進步的開始是開拓眼光,不能固步自封,這道理放绪中外,皆有其意義。


我有三種身份:病人,醫生和衰老者。年青時行醫,藥到病除,並不明白疾病的痛和憂慮。十五年前患上高血壓和糖尿病,並成為藥物副作用的受害者。隨著年紀增長,更為衰老者,正所謂疾病殺到埋身,所以開始從河的另一邊看待疾病和健康。我的人生最後的三十年,會是痛苦的百病扞擾,或是充滿活力的老年?原來答案是自己的選擇,病人才是治病保健的主角,自己越承擔責任,健康机率越高,放棄責任,完全依頼他人,只會事倍功半。


怎樣承擔身體健康和治病責任? 最重要的是知識,有充足的知識,才知道怎樣面對難题;第二是態度,改變態度才可改變人生,半途而廢,陽奉陰違,欺编自己等都是病人常用的負面態度;第三是行為,沒有行為,什麼事都不會發生,只有空想。所以健康的基石是知識,態度和行為。病人承擔的責任是不輕的,所以很多人避重就輕,將責任交付他人,结果健康遠離。

病從何來?人的壽命和健康受先天和後天控制。我們和動物一樣都有先天自毀的宿命,沒有人生不老,但我們可把持的後天的因素,可以決定健康狀態,如果可以排除進入身體的環境毒素,補充適當的營養素,適當飲食,休息和運動,都會改善疾病和減慢衰老。

醫病要輔以醫人,治標亦要治本,改善醫患關係,多採用天然食材,杜绝環境污染,良好的休息和情緒,都是重要輔助健康要素,所以有病除了服藥外,亦要輔以其他方法,以增效果。


病人負的責任越多,治病保健效果越好。

病人做得越多,則醫生可以做得越少 !




2 views0 comments

Recent Posts

See All
bottom of page